新能源强势,燃油车生存空间持续萎缩,还能不能抢救?
今年的国庆长假中,关于“电动车与燃油车哪个更好用”的争论,似乎比去年少了很多。
或许,这是因为今年的8天长假太给力,车主们来不及争论这些。
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满足用户的假期出行需求,再去争论已经没有必要。
这对传统燃油车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那么,在2023年剩下的时间里,燃油车的颓势能否止住呢?
当下的燃油车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中国车市格局变化之快,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
去年这个时候,不少传统汽车厂商还对新能源汽车嗤之以鼻,但现在,“燃油车还可以撑多久”已经成了热门话题。
10月头几天,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公布9月份业绩,但传统汽车厂商却姗姗来迟。
根据报喜不报忧的原则,相信它们的9月份成绩单依然拿不出手。
先看一下9月份以前的数据。
1-8月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六家合资厂商进入销量榜前10,但六家厂商全部下跌,跌得最厉害的东风日产,跌幅高达26.9%。
8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实际上是取得了2.5%的增长的,但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跌了16%。
相比之下,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中国自主品牌同比增长17%。
要知道,这还是主流合资品牌集体降价后的结果。销量下滑,价格体系也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就是目前很多传统合资厂商遇到的困境,它们正处在崩盘的前夜。
为何燃油车混到了这个份儿上?
某个品牌,或者某个车系销量持续下跌,很多时候都与质量、售后相关的各种丑闻有关。
但过去两年,主流传统厂商并没有出现什么重大丑闻,上一次传统厂商爆出重大的质量问题,还要追溯到2019年大众帕萨特的“中保研碰撞门”。
内部没有出现重大问题,但销量持续下滑,行业地位不断下降,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它们遇到了强敌,这个强敌,就是新能源汽车。
根据乘联会的预计,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37.9%。
如果是在2018年之前,新能源汽车这种新生事物的出现,或许不会让传统厂商感到恐慌,因为那个时候中国车市高速增长,各大派系都有肉吃。
但现在,中国车市已经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2023年仅有2%甚至更低的增长。
那么新能源车爆发,吃掉的都是传统燃油车的市场,这是一场非此即彼的游戏。
这个戏码,是不是很熟悉?
当年的诺基亚,1996年-2011年连续15年霸占全球手机销量冠军宝座,也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质量问题,但2013年就被迫卖身给了微软。
与手机相比,汽车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危机的传导可能没那么迅速,但燃油车被新能源车取代已经成为定局。
2023年燃油车能否止住颓势?
客观来说,目前不少消费者还是比较喜欢燃油车的,部分燃油车的“铁粉”甚至在探讨燃油车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但从整体来看,燃油车止住颓势的概率会非常小。
先从燃油车自身来看,不少人觉得燃油车还能咸鱼翻身,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加油方便、服务完善、维修方便等等。
这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
不少专家认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30%的时候,市场格局就会发生质变,但现在已经达到37.9%。
继续发展下去,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加油站越来越少,现有的或关停,或被改造为充电站,现在你嘲笑别人找不到充电站,将来你自己会找不到加油站;燃油车经销商或退网,或转型新能源,长期建立的销售服务网络会逐渐崩塌,服务质量也随之下滑。
现在你觉得燃油车“方便”,只是因为它销量高、存量大,一旦销量持续下滑,你使用燃油车的成本会快速提升,进一步压缩消费者对燃油车的好感。
再从新能源车方面来看,它的续航焦虑并没有完全解决,但充电基础设施在快速扩张,新技术不断上车,购车成本大幅下降,不少主流厂商已经实现油电同价,甚至电车低于同级别燃油车,在动力、舒适度、智能化、用车成本、安全性能等方面的体验也远远超过燃油车。
燃油车要想“复兴”,除非出现什么重大的技术突破,但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不少人总是拿“燃油车可以开很多年”来论证燃油车存在的必要性,但一辆车开很多年实际上就是燃油车技术停止进步的象征,一如当年诺基亚的“科技以换壳为本”。
自身难以振作,新能源车又不可能停止发展,现在真正应该讨论的是,燃油车还能撑几年,而不是它能不能止住颓势。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汽车市场也是如此,当趋势已经确立时,燃油车曾经拥有的,都会加速失去。
结束语
2023年剩下的几个月,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它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下跌趋势不会逆转,如果你真的喜欢燃油车,不妨趁着现在的行业大甩卖买上一辆!
想买车的有福了!2024年车价将更加便宜
在2023年的厮杀,各大车企都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那杀得是一个浑天黑暗。各大车企原以为在2024年能喘一口气的时候,没想到2024年的情况更加恶劣。不仅早早就开启了价格战,众多高端品牌也逐步布局下沉市场。
首先是春节回来复工的第一天,新势力品牌就被爆出停工停产6个月。很快在第二天,比亚迪就开始“掀桌子”了,开启了新的一轮价格战,并且相比于去年,今年的价格战貌似会更加激烈。
价格向下:自主品牌开启新一轮价格战,瞄准的是合资燃油车?
春节回来复工的第二天,比亚迪就率先丢出了一对王炸,秦PLUS DM-i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正式上市,起售价均为7.98万起。一年前,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的起售价还是9.98万,短短一年,直接降两万,比亚迪这降价的速度不得不服。
有人“掀桌子”了,那其他品牌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了,随后各大品牌纷纷也跟进了这波价格战。五菱星光150进阶版降价0.6万元,哪吒针对旗下车型推出不同的优惠政策,至高优惠2.2万元,长安启源A05也宣布降价1.1万元,现在只需7.89万起。另外还有一批品牌也在降价的路上。
2024年才刚刚开始,自主品牌们就开始刺刀见红了,也让一众网友们感叹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了。不过与2023年的价格战不同,这次自主品牌的降价,可能不再是内斗了,瞄准的目标应该是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了。这一点从自主品牌们的口号也能看出,那就是“电比油低”。
诚然在国产新能源崛起的冲击下,合资品牌的现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像丰田、本田的年销量都在连年下滑。但毕竟树大根深,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经营多年,家业还是很大的。就拿轩逸来说,近年来,在秦PLUS、AION S等等一众国产新能源的围剿下,还是拿下了辆的销量,成功问鼎A级车的冠军。而排在第二的是大众朗逸,销量为辆,所以大家还真别觉得合资品牌要不行了,人家卖得还是很好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将会到来更激烈的价格战。所以这一轮的价格战,自主品牌这次可能是要一致对外了,毕竟论内卷,那是咱自主品牌的拿手好戏,你看比亚迪一开头,很快就有友商跟进,一来二回,其实大家的差距并没有拉开,但是对比合资车型来说,那优势就立马出来了,就比如7.98万的秦PLUS DM-i和10.86万的轩逸。就算轩逸、卡罗拉这些燃油车在终端有优惠, 但是在新能源崛起的背景下,价格进一步下探的国产新能源的吸引力会更大。
品牌向下:蔚来、小鹏开始进军下沉市场,急需撑起品牌销量形成规模效应。
中低端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高端市场也是暗流涌动。首先在一片开工大吉的欢声笑语中,高合被爆出停工停产6个月,这一停估计就很难再起来了。虽然这对早已负面缠身的高合早已不算什么了,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大家还是不难感慨,又一家新势力倒下了。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高端市场并不好混啊。
虽然近年来国产车的价格是越来越贵,比如70万的坦克700首发限定版、168万的仰望U9等等,但是这些高端品牌中,真正卖得好的还是价格低的车型。就拿理想的L系列来看,售价从28.68万一直覆盖到42.38万。但是卖得最好的还是价格更低的理想L7,去年全年一共卖了台,为理想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
看着理想卖得火热,其他高端品牌自然也是“眼红”的。首先就是传统新势力三强中卖得最贵的蔚来了,此前李斌曾说过,蔚来主品牌不会做30万以下的车型,所以目前蔚来所有在售车型中,售价最低的车型是蔚来ET5,起售价29.8万(和30万也没差多少了),但蔚来ET5在去年只卖了台,表现低迷。
主品牌不做30万以下的车型,那就推出子品牌,蔚来子品牌目前的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计划将于2024年投产。在此前的沟通会上,李斌表示“蔚来旗下第二品牌的定位是家用市场,大空间、冰箱、彩电都会配备。”看来面对销量压力,蔚来也不得不低头啊。此外,李斌还表示,20-30万的市场确实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第二品牌不会很着急发布,等大家都精疲力尽了再推出。蔚来这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啊。
看完蔚来再来看小鹏,其实在下沉市场,小鹏早有布局了,在20万以下的市场,有14.19万-15.99万的小鹏P5和13.89万-16.69万的小鹏G3,不过销量都很差,带动不了小鹏的销量,因此小鹏急需一台走量的车型。小鹏和滴滴合作的代号为MONA的首款车型极有可能就扮演这个角色,该车型将是小鹏15万级平台的首款车型。2023年,小鹏以接近6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滴滴的造车业务,滴滴同时还获得了小鹏的股份,所以说是合作,其实已经是属于小鹏的了。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滴滴已经为该业务投入了上百亿元,因此,小鹏得到的是一个已经接近量产的车型,网上已经有该车的谍照图出现了。
小鹏P5和小鹏G3在中低端市场并未成功,不知道这次小鹏借力滴滴后,能否扭转局面。
对于蔚来、小鹏纷纷进军下沉市场,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首先就是形成规模效应,增强车企的盈利能力,理想就成功把这条路给走通了。理想在2023年共交付了辆,以极大的优势拿下了新势力榜首,而据理想财报显示,理想全年营收达到1238.5亿元,而在2022年,这个数字还只是452.9亿元。更让人惊喜的是理想的毛利率达到了22.2%。理想的L系列外观内饰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了,模具都不用重新开,因此卖得好的同时还把成本给摊开了。
2024年将会是更卷的一年。
无论是中低端市场里愈发激烈的价格战还是高端品牌们进军下沉市场以谋求销量的突破,这都说明了,2024年将是汽车市场里更加卷的一年。
在节后复工的第一天,小鹏CEO何小鹏的内部公开信中提到,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是淘汰赛的第一年。而高合的停工停产也佐证了这一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越卷越好了,很多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也宣布了降价活动。
买新能源车的越来越多,燃油车不行了吗?现在还能买燃油车吗
燃油车是不是真的不香了,这个问题问的朋友已经很多了,我跟大家聊聊我的观点。
新能源销量这两年的对比
为此我特意先看了一下,去年到今年,新能源的销量的对比。可以从柱状图上看出来,今年除了1月份的销量,比去年稍微差一些,2月份3月份是明显要好一些,而且趋势是越来越强烈。
也就是说新能源车的销量,其实是越来越好的,那么反推回来,如果汽车市场总量,只有这么大,那么新能源销量越来越好。
那么意味着燃油车销量,肯定是会相对会萎缩,那么是不是就说明燃油车不行了呢?
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
首先,如果单从新能源和燃油车销量对比上来看,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是不能下这个结论的。
但是如果我们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事情,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新能源提出来到现在,这个时间并不长。
尤其是新能源的爆发到现在,也就是三四年时间,以前新能源刚出来的时候,那时候咱们国家新能源品牌特别多。
我跟你讲,尤其那些共享车,你看到满大街都是那种,新能源那种电车。那个时候补贴力度大,我跟你讲,谁都开始造车,上来就是干新能源,好像原来只要四个轮子加块电池,它就是车,老年代步车嘛。
现在其实还有企业还在干,有些企业转型成功了,从造老年代步车,拿到资质之后,开始正儿八经生产汽车了。
但是随着补贴的下滑,尤其是补贴取消之后,很多这样的企业,他就玩不下去了。留下的都是,要么就是传统车企干新能源的,要么一些新势力品牌,他还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不然早倒闭了。
新能源车得到了认可
所以,这么看来,相比于前几年,其实造新能源的车企,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汽车的销量,却增加了不少。
尤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比亚迪,比亚迪停产燃油车之后,新能源车达到了目前月销二十几万的这么一个成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说明新能源车,在咱们国家,确实得到了很多,普通消费者的认可了。
尤其是一些比较强势的品牌,像比亚迪,包括广汽的埃安,再包括国外的特斯拉。这些车子,确确实实每个月的销量,都摆在那里了。
这个销量虽然比起整个燃油车的市场销量来说,它还不是一个比较优势的销量,但是这个销量,尤其是像特斯拉的销量是,越来越大。
所以从全产业链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其实这几年新能源车,真的得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燃油车销量占比在下降
但是反观燃油车而言,说实话原来传统车企的一些燃油车,像原来卖的好的韩系,基本上现在都已经感觉都快退市了。
包括进入咱们国家比较早的美系,你看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别克,这个销量也都不尽人意了。
所以燃油车这边,虽然也还没有到我们说完全不行的地步。
但是他确确实实,在这两者之间占比当中,燃油车是逐渐在下降,而新能源车逐渐在上升。
新能源车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的一些顾虑,比如像新能源车,还是会有很多朋友担心续航,担心自燃的问题。
但是随着这几年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半固态电池,或者说再激进一点,过几年固态电池装车之后。
如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自燃的问题,那么续航根本就不在话下了。
关键是如果能够把充电补能,做得更方便,更快捷的话,那么新能源车,绝对会迎来一个更大的爆发期。
那么这个时候,汽车市场总量只有这么大,而且在咱们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汽车的普及的情况下。
大家都已经到了换车,这么一个阶段的时候,那么我相信选择燃油车的人会越来越少,到那个时候再来讲,可能就真的就不行了。
可能除了一些爱好者,除了一些特殊环境,比如用电不方便,会使用燃油车之外,估计大多数朋友都会选择新能源车。
毕竟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汽车对于我们来说,它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个代步工具,它可能是我们出行的第二空间,第三空间。
新能源车可实现的功能更多
那么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它能够实现的功能,除了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之外,它还有更多,你可能想象不到,或者亟待去开发的一些新功能。
它会比燃油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价格它跟燃油车同等价格的话,那么你是会选择新能源,还是会选择燃油车呢?